第九十七章打道回府,我要退休(二合一!)(2/3)

作品:《人在欧洲,我是古董军火商

上一票,西线翻个两三倍也能让人产生不该有的想法。

这时候甲方有义务站出来让船东和船东的人冷静下来。

现在他们这6辆d.fz.251的确还是黑车,但你们真的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了吗?

没有这份决心的话,还是老实赚你那几万欧的运费吧!

夜色中,目送转运装甲车的小船在海上和大船接上头,船上的起重机将甲板上的幽灵车一辆一辆吊装上大船,夏彧便驱车往机场赶去。

他一个人也没啥讲究的,一张经济舱机票直飞杜塞尔多夫。

这座坐落在莱茵河畔的大城市作为北威州的首府,市区拥有60多万的人口,比夏彧老家县城的人还多。

不过这里并不是他的目的地,他真正要去的地方其实是隔壁的鲁尔区。

是的,就是二战期间三德子一直被盟军轰炸的那个工业区。

战争结束后,那些还没被炸烂的工厂,里面幸存下来的那些机器设备又被几个国家全部拆走了。

可那帮家伙显然忘记了刮地三尺,夏彧要拜访的那位同行,即便没有系统告知的情报,因为祖上住在鲁尔区,也幸运的获得了一些二战遗留。

乘坐公共交通前往杜伊斯堡,这里曾经是德马格公司的厂区所在地。

该公司十九世纪初就以起重机械发迹,到二战时又成了三德子战争机器上的一环。

分配给他们的主要任务,不是大量生产某款坦克,某款装甲车,德马格更多的是基于已有平台,去生产那些数量并不多的车族子型号。

比如基于黑豹底盘的维修豹,还有d.fz.10和d.fz.250车族。

当然了,陆地斯图卡d.fz.251也不例外。

这正是夏彧来到杜伊斯堡的原因,战争结束的那一刻,坦克这样的大件受到了盟军的严密管控。

可是半履带装甲车就不太看的上眼了,毕竟美国人有自己的系列和系列。

研究德佬的交错负重轮还不如用他们自己的,那可是邪路。

所以一些用剩下的“改车件”落入了老百姓手中。

到了杜伊斯堡,连喝两杯咖啡压下困意,夏彧打车来到了今天要造访的齐格勒家。

和他一样,对方住的地方也是家老厂子改的。

位置偏僻了点,但放东西的地方有的是,到处都能用作仓库堆积杂物。

“汪~汪~汪~~”

刚进来就听到有狗叫声,一般住的地方越大,就越有养狗需求。

好在狗是被拴着的,只起到个预警作用。

“雨果?”

和煦的阳光下,正给一挺布雷达1937型重机枪做保养的小老头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,确认了来访者的身份。

“是我,正忙着呢!”

夏彧一点也不见外的和齐格勒打招呼道。

当年刚入行,他三天两头的跑各地的古董军品展,好几次都遇见对方,顺势搭话就聊上了,知道对方住杜村隔壁,今天是第一次来。

“忙点好啊,等把我的这些货出出干净,就去亚平宁半岛养老。”

老齐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说道。

德国67岁退休,他今年都69岁了还在这里干活,没个三五年根本退不了休。

这就是给自己打工,货攒的太多,不是像撒手就能撒手的,养老的钱一大半都压在了货上。

“意大利的钱难挣,风景气候倒还不错,我刚从法国那边回来,那边现在连外套都不用穿。”

地中海是个好地方,夏彧当年差点去意大利学造船了,结果犹豫了下还是去了德国学造车。

现在造船也是夕阳行业,另一条世界线,可能他学个两三年也得重新找出路。

这修艇的门槛可比修挎斗摩托高多了,就是写本《地中海霸主》也凑不出启动资金。

现在么,夏彧相信自己过个几年,连艇都修得,更不必说鱼雷艇了。

“你这说的我又想去度假了,哪里来个好心人啊,打包收了这些破烂,好让老头子我早点退休。”

老齐也感慨的说道。

“那也要你的报价足够便宜才行,你这里的东西,加一起怕是要上百万欧吧!”

有些小心动的夏彧试探性的问道。

没想到这么巧,不过他仔细想想也对哦,齐格勒的年纪不小了,他儿子又不愿意接班。

想要退休,肯定得先把摊子甩出去回笼养老资金才行。

高中毕业后就跟着老爹做古董军品生意,浸淫这个行当几十年,老齐的生意其实还可以的,就是逐渐跟不上潮流,不能像夏彧这样的年轻人把东西包装了再卖出去。

这样一来利润有限,二来出货周期太长。

年轻个十岁他都不在意,可是他今年都69岁了,这把年纪是越来越赶不动古董军品展了。

“要是谁愿意接手,带场地我150万欧处理给他。”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人在欧洲,我是古董军火商 最新章节第九十七章打道回府,我要退休(二合一!),网址:https://www.xddxs.org/434/434856/97.html